打好技巧、任职“组合拳”!中山马不停蹄激动项目落地
今年(This Year)10月底,中山提前完成签约招商引资项目超1000亿元的年度目标,创造了近年来的最好成绩。其中,华帝、明阳电气、台光电子等本土优质企业顺利达成增资扩产;三花新能源汽车(Car)零部件、新迈奇大湾区生产总部基地项目、广东医谷、傲雷集团、坚朗五金等项目陆续花落中山……环顾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并不算突出的中山凭什么吸引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答案是:一流营商环境。
高效服务企业增资扩产、推动项目快速落地,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近两年来,中山通过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综合手段,以更快速度、更高标准、更优服务构建完善产业项目落地全周期服务体系,释放支持企业扎根做强的“中山诚意”,审批效率大幅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发挥数字平台优势
建设项目落地协同“高速通道”
“一个大型精细化工项目能在半年内落地动工,这是行业的奇迹。我们(We)为中山的速度和智慧点一个大大的赞!”8月11日,新迈奇大湾区生产总部基地项目(以下简称“新迈奇项目”)在中山市三角镇高平化工园区动工。从规划调整、土地征收到土地出让、规划报建、动工,新迈奇项目经历了50多项审批程序,创造了仅用时5个半月的“中山速度”,中创集团总裁郑贵辉在动工现场由衷赞叹。

新迈奇项目是中山市镇联动服务企业和项目的典型案例,也是今年(This Year)以来中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建设项目快速落地的缩影。4月2日,三花新能源汽车(Car)零配件生产基地在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黄圃港片区)动工建设,从签约到动工用时约两个半月;4月14日,中创集团广东医谷·中山生命科学园项目动工,项目从会面洽谈、签订战略协议到当日达成“拿地即动工”,全流程仅用51天;4月15日,广东明阳电气股份(Stock)有限公司增资扩产项目动工,前后用时约3个月,比常规用时压缩一半以上。此外,还有多个项目达成“拿地即动工”,用时最快仅5分钟。
不断被刷新的“中山速度”,是“审批提速”的最好佐证。近两年来,为高效打通产业项目落地动工建设的堵点、难点,用心用情用力推动项目加速动工,中山打造了“中山市项目落地审批协同管理平台”,实施产业项目落地全流程变革,首次将审批之外的行政部门决策和管理纳入变革范围,达成项目洽谈、准入、用地审批、建设报批、建设五大阶段超80个环节全流程“一网协同”,目前(Currently)全市超3000个社会(Society)投资类项目已达成落地无缝衔接、快速推进。此外,实行“一项目一库”,所有项目“一码贯穿”项目落地全生命周期,并提供多方在线协同、督办、超时预警功能,确保项目落地各环节办理高效畅顺。
“粤商通”平台中,也布局增设了增资扩产需求“企帮手”,并与项目落地审批协同管理平台实行联动,达成增资扩产需求“一键直通”行政部门部门。
支持镇街因地施策
做强项目落地特色服务品牌
在“审批提速”的过程中,市级重点项目导办代办团队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譬如为企业讲解“拿地即动工”具体工作方案,提供前期资料预审及导办帮办网上申报事项等企业管家服务,有效减少企业申办项目各环节的准备时间,大力推动企业“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今年(This Year)以来,在该模式的基础上,中山还鼓励各镇街因地制宜,出新招、出实招加速产业项目落地。

譬如,翠亨新区为重点企业和项目配备“首席服务官”团队,打破固定服务时间和场景限制,采用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导办代办、在线指导等模式,及时解决项目和企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困难,在项目落地提速的同时增强企业获得感。
今年(This Year)8月底,中山市瑞福达触控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的经办人员在临下班时匆匆走进翠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告诉咨询导办工作人员,他们(They)前段时间成功(Success)招引到几家产业链上游的深圳优质企业进驻园区,根据协议需在当天内提供二期厂房的施工许可证,否则无法达成合作,错失发展机遇。得知情况后,“首席服务官”团队启动了延时服务,一方面“手把手”指导企业在网上系统填写信息,另一方面联系新区建管局审批人员加班加点同步为项目审核材料。经过与审批部门相互配合、协同服务,服务团队仅花了4个小时就完成了平时需要一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施工报建、消防设计审查、应建人防等多个业务,大大压缩了综合用时,赶在当天晚上(Evening)8时33分为企业核发了施工许可证。

古镇镇党委则在全市率先设立“落地办”办公室,配套组建“灯都帮办”服务团队,为狮盾电器工业园项目、嘉宝项目、左向照明、海弗来照明、蓝晨科技(Technology)等约26个重点民生、招商引资项目解决落地难题。
此外,南头镇开通“工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选派骨干人员集中现场办理业务,“工改”项目审批达成“即来即办,即办即转”,办理时间在现有项目审批时限基础上再提速50%以上,最大限度保障各类重点项目审批全流程“最多跑一次”。
紧抓企业发展诉求
创新“企业吹哨、行政部门报到”服务模式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中山开展了“企业吹哨、行政部门报到”集成变革,倒逼项目落地及涉企服务提速增效。

一方面,以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为核心,形成由企业“吹哨”、调度平台“传哨”、承办单位“应哨”、督办“问哨”、企业“评哨”、监察“巡哨”的闭环工作机制,有效提高行政部门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促进营商环境发展。
另一方面,依托12345热线平台,设立了“企业服务1号线”,即从话务员当中挑选6名骨干成员,设立24小时全时企业热线专席,建立“红名单”机制,达成重点服务企业诉求优先接听,强力督办。据骨干成员之一石冰莹介绍,所谓“企业服务1号线”,就是当企业拨通12345热线电话后,通过系统自动识别分流,便可与企业专席话务员直接沟通,反映企业诉求。话务员能直接解决的诉求便给予答复,解决不了的便通过工单派单方式,直接派送到对应承办部门给予回复及办理。
今年(This Year),通过“企业服务1号线”,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收集到小榄镇政务服务中心“长时间无法预约”业务办理事项的诉求增多的情况,并马上向小榄镇反馈。小榄镇主动作为,积极探求解决方法,转变工作思路,充分调动人力物力,通过增加受理人手、开放现场线下预约功能、深化延时服务机制、开展“上门服务”等形式,在半个月内达成了存量业务精准快速“清零”。
有数据显示,自今年(This Year)“企业服务1号线”投入运行以来,企业专席月均受理诉求两千余宗。针对重点事项,企业专席话务员直接回复率达到85%,企业相关诉求按时办结率高达100%,已解决涉企诉求近两万宗,企业满意度超过92%。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程明盛
- 赞(441) 踩(71) 阅读数(4022)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加载中......
- 发表评论
-